尚织汉服学塾:绝世金丝冠,皇家尊贵的象征
这款由金丝精心编织而成的冠饰,源自定陵的考古发现,又名“金丝翼善冠”。其整体高度达到了24厘米,后山部分略低,为22厘米,而重量则恰好为826克。这顶冠饰曾是明朝神宗万历皇帝尊贵身份的象征。
这款金丝冠,人们亦常简称为金冠,其结构精妙,由前屋、后山以及两侧的金丝网片共同构成。前屋部分,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帽壳,工匠们采用了独特的“编灯笼空儿”技法,从上至下,细心地将518根直径仅为0.2毫米的细金丝手工编织在一起。
图源网络
由于工匠们的技艺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,所编织出的花纹不仅空档均匀、疏密有致,而且中间毫无小结,整体看上去轻盈如纱。帽壳的后方,两个半圆形的帽山之上,挺立着两个形状宛如兔耳的金丝网片,这便是人们常说的“纱帽翅”。而在后山的正前方,则是一幅栩栩如生的二龙戏珠图案,金龙的形象生动有力,气势磅礴,堪称整顶金冠制作过程中的点睛之笔。
据专家们的深入鉴定,金冠上的龙首、龙身、龙爪以及背鳍等部位,都是先单独制成,然后再通过精细的焊接和组装,最终形成了这一整体图案。仅就龙鳞而言,金冠上就足足用了8400片。这要求工匠们在焊接时不仅要付出极大的体力,更要凭借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,精准地掌握火候,才能完成这一工艺精湛、难度极高的制品。因此,金冠的珍贵之处,除了其全金丝的质地外,更在于其拔丝、编织、焊接等各个环节所展现出的高超技艺。在我国,这样的金冠仅此一顶,无疑是国宝级的珍贵文物。
展开剩余26%1956年至1957年间,这顶珍贵的金冠在定陵(即万历皇帝的陵墓)中被发现。根据古代“事死如事生”的礼制,人们在下葬时会将死者生前所用的物品一同陪葬。在这次考古发掘中,共出土了七顶帽子(包括六顶冠和一顶盔),其中有两顶冕冠、一顶皮弁冠、一顶盔以及三顶翼善冠(万历皇帝在棺椁中佩戴的是其中一顶乌纱翼善冠),而这顶金冠则被放置在旁边的圆木盒中。
从官方的角度来看,根据《大明会典》的记载,这款翼善冠属于常服范畴。由于古人遵循“事死如事生”的礼制,因此这七顶帽子都是万历皇帝生前常用的物品,被认为是他在夏日时所佩戴的。
发布于:四川省下一篇:没有了